莱芜社区论坛
标题:
民俗民风――七夕,古老的风情
[打印本页]
作者:
浅浅寂寞
时间:
2010-9-3 16:14
标题:
民俗民风――七夕,古老的风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喜鹊1.jpg
(20.66 KB, 下载次数: 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0-9-3 16:14 上传
乞巧
早在汉代,乞巧的习俗就已形成。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乞巧问的是针线活。所用的针分双眼、五孔、七孔、九孔之多,“七夕”晚上,姑娘和少妇们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赛法叫丢针卜巧,即是在“七夕”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阳下暴晒,过了一段时间后,空气中的尘土就会在水面上结成一层薄膜,此时把针丢在水里,针会浮在水面上,再看看水中呈现的针影,如果成为云彩、花朵、鸟兽之形,就是“得巧”;若呈现细如线、粗如槌的影子,就是未能“得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喜鹊.jpg
(79.75 KB, 下载次数: 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0-9-3 16:14 上传
吃巧食
“七夕”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
巧食中,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七夕”的食俗,在历朝历代各有不同。如魏朝流行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
当然,这都是些古老的传说。其中,乞巧的习俗源自古代织女桑神的原始信仰,它结合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相会等说法,成为了我们“七夕”的民间信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欢迎光临 莱芜社区论坛 (http://lwsq.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