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作协会员张期鹏的《啊!莱芜……》一书出版发行。本书收录张期鹏的随笔作品《漫说莱芜》等36篇,共计8万字,我国著名作家刘玉堂为该作序言《意味与趣味》。 " p; _; \6 c! l# e
- D4 e; g7 `* J' T$ j9 }) @
“这是一本写给家乡的书,之所以取名《啊!莱芜……》,是因为我想用一种感叹和呼唤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作家张期鹏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张期鹏是地道的莱芜汉子,1967年出生,现供职于山东省地方税务局。 6 ~4 { w+ V6 \" P$ P2 x9 |
他的新书《啊!莱芜……》已于2011年9月在泰山出版社出版发行,近期将在我市举行《啊,莱芜……》出版发行座谈会暨赠书仪式。本书是作者关于家乡莱芜的作品的结集,书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个经久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张期鹏初始曾在本村张家洼小学求学,后在莱芜实验小学、莱芜一中、莱芜师范学校读书。1987年7月泰安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莱芜实验中学、莱芜市莱城区政府办公室、莱芜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业余倾心散文、随笔写作,作品散见于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
# ?2 x* ~& o" C' m4 e+ W* S 8 _3 ?# E5 e' A6 z
5 E7 k) y* P7 {/ f 意味与趣味
' E( }: u) g/ H9 K0 o《啊,莱芜……》序言 5 b/ z& M" v( F4 J! V1 O
刘玉堂
4 b7 H8 b8 Z& E2 i8 L4 C! {8 B
6 t% T7 p& G# |* y: J 这是一本从前往后看跟从后往前看,会有两种截然不同印象的书。从前往后看,你觉得这是一个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喜欢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喜欢叫真或较劲的学者;从后往前看,则是一个质朴率真,多恩又多情的大男孩。理性与率性相济,意味与趣味相融———典型的随笔的写法。
8 |3 I7 |2 M0 z4 C5 o 何谓随笔?宋代洪迈于《<容斋随笔>序》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教科书上说,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随笔的突出特色。
2 g# ?( B" Z" b 我个人阅读和学写随笔的感受是,好的随笔应该具备两条:一意味,二趣味;或者一理趣,二情趣。或许我们不能篇篇都精彩,二者同时兼备,但起码也得二者居其一。以此标准来衡量,期鹏的随笔中规中矩,且极有文化含量,读来很长见识。比方对家乡莱芜名称的考证,他说“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的说法影响最大,却让人感到不舒服;比方他对莱芜第一任县令范丹的辩解,引用了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的文字:“有一个人,有一回到他姊姊那里去吃饭,之后,便要将钱给姊姊。她不肯要,他就在出门之后,把那些钱扔在街上,算是付过了。”这个人就是范丹。期鹏认为,你可以说范丹固执,也可以说其迂腐,但怎么能说他是伪君子呢?一个“生姜”,他都可以从《论语》到《本草纲目》,从王安石到苏东坡,引证、论证出生姜多么重要,不吃不行。学术上的考证或论争,要有十分的智慧做支撑的,你说他有学问吧,读他的文章,我有时忍不住就笑:他写一篇短文,要比一般作家费好多工夫,劳好多神!他不是引用一个大概的意思,而全都是原文原话,你再博闻强记,还是得翻书查书吧?所以我说他是个特别能教真或较劲的人。 ) k4 ~7 N, q" X
文如其人,在我与他的接触中,他这种特别能教真的劲头,也时有流露,有时还会让你吓一跳。比方说,有天晚上,他看到一本让自己生气的书,竟将其扔到了地上,仍然不解恨,又跑过去跺了几脚,还踩着碾了碾。那时我即暗自警戒,我的书,千万别让他扔到地上,再踩着碾一碾呀!让我稍稍放心的是,一般他看着生气的书,我看着也不舒服
$ d) Z3 Q$ ]4 n& w5 w 相形之下,我还是更喜欢或看重他写家人、老师及朋友的那些更感性的文字。如《母亲识字了》、《写给女儿》、《敬畏文字》、《家乡的老屋》等,其对生命的感悟,对人世的把持,对文字的敬畏,对故乡及亲朋好友的一往情深,都十分感人、动人。你还会读出,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别人的生命,别人与自己的故事始终奇妙地交集在一起,我们来到人间,其实就是为了与别人相遇相识、相亲相爱的。当你不在乎失去,你才真的爱着;当你完全付出,你才真的活着——— 一个质朴而善良、刚直又温情,尊重传统、懂得感恩的期鹏立在了我们面前。 0 o2 \, C! h9 R3 K& ?( T
我的阅读经验里面,一篇好的文章,还必须要有一些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不时地跳出来,在那里闪烁着、引诱着,让你非看不可。这时,文字的意味与趣味差不多也就出来了。文章的意味,必须是自己独有的,是自己的感悟,是原创。大道理、大路话,不能叫意味。而文章的趣味,又常常是来自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细微末节。这些东西,在期鹏的文章里面俯拾即是。比方说,《敬畏文字》中的奶奶,喜欢拿墙上的毛主席像吓唬小孩子:“不好好写字,毛主席要不愿意了!”以至于你犯任何小错误,诸如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使小性子什么的,毛主席都要不愿意了!这里的不愿意当然是山东方言,是不乐意、不高兴或生气,完全不是词典上所解释的不情愿或不希望的意思。比方《家乡的老屋》中,他写道,夕阳落山了,春风中渗透着丝丝凉意。在夕阳的余晖里,满树的槐花依然烂漫,依然散发着清香,但在这个空荡荡的小院里,是一种让人压抑的沉静。再看一眼老屋,看一眼老槐树,看一眼那即将散尽的晚霞,似乎都有一点奶奶的影子。人,是已经走了好多年了,但她的气息依然弥漫在这里…… 3 ^2 K; u7 C' j: \# w6 ]8 I n" u+ e2 F
期鹏是我的朋友。汪曾祺先生说,凡是上了岁数的作家,都应该多有几个忘年交。相交忘年,不是为了去指导,而是接受指导,或者说得婉转一点,是接受影响、得到启发。这是遏制衰老的唯一办法。我从期鹏的文章里面得到了好多启发,也想把自己阅读其文的一点不满足感说给他。期鹏的有些篇什稍嫌匆忙,心绷得太紧,理性有余,率性不足。另外,也不一定每篇都要旁征博引,那会给人一个掉书袋的感觉,还是不显山不露水地将其化入字里行间更好些。多年前,我说过:写小说像回忆,写随笔像拉呱;写小说像吃饭,写随笔像玩玩。我至今仍然坚持:写随笔要有玩玩的心态,拉呱的口吻!总之是要举重若轻,与邻家拉家常般的轻松,没有任何负担就是了,只要有一颗善良之心,有一种真切之情,去贴近日常生活,寻觅一点真善美的所在也就够了。
$ e* I+ [9 U4 L2 v& s0 A 近几个月,我喜欢听着李胜素的唱段看书或写小文。写到此,只听李胜素唱道:又听得二娇儿一声请,后堂内来了我王氏桂英。
$ F( u2 V; s( K0 c- Q$ y4 e( _ 我将其改了一下:随笔一集展才情,文坛上来了你张氏期鹏,期待你大鹏双展翅,读书写作抒性。2011年4月14日 & {+ q7 O, ]5 l$ B-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