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选自黎明:星空评论
7 G8 L i8 c$ `- l L5 Z* z9 p" I+ H/ P4 w! O
; A1 D5 U2 D) c. A H& E 媒体广告无效,那多半是因为发布方给人的诱惑不足,你看这个广告的投放效果就超出预期。近日,郑州惠济区菜农韩红刚种植的80多亩萝卜滞销,他决定免费赠送给市民食用。媒体刊登消息后,引来三万人拔萝卜。结果,韩岗的萝卜被拔光了,种的红薯也被偷挖走2万斤。地边上种的两亩菠菜,也被拔得剩下三分之一,损失惨重。
8 ?0 V( v1 n8 q9 ~4 E0 o, D7 T
+ s3 k1 H/ v! N' d5 t; D7 R 拔萝卜和挖红薯的人,有给菜农钱的,但为数不多,不成其主流,所以总的说“毕竟还是坏人多”。人家白送萝卜,他们不致谢倒也罢了,但还要偷、毁人家别的财产,这也太没教养了。于是,没参加“拔萝卜”的广大观众见此消息,多感慨“人咋就这么贱呢!”“这地方人的素质好低哦!”
6 `( K( x( C+ ^, D
) q7 V8 ]; ?/ \: _; b2 P! K9 r4 J0 L. D 其实吧,也不光是郑州那地方存在一大群得空就顺手牵羊的居民,现时作为观众的你或许不会做那种事,但你那地方、你的周围,一有机会就“偷菜”的人不一定就少于郑州,他们就隐藏在你身边,说不上什么时候就蜂拥而出。平时见不到,只是由于机会还没到。- w* ]: S0 w- b9 _) Y
2 A$ z1 ^, L# k0 |& O 那么多人去沾这种小便宜,是因为人穷吗?不是,开着私家车,远路而来,人不会有多穷。对一些人来说,并不是计算着经济上合算才来,不想被便宜事落下,游玩中获得“沾了便宜”的心理满足,才是他们“小偷小摸”的主要乐趣。" D0 c l: N1 x3 x4 P
# T% F2 t. V0 h. m. N% z. p1 [ 那些人该是些社会底层吧?是“底层”不错,但他们并非处于社会、经济的底层,而是“文化底层”、“迂腐底层”的那种有病的底层。年纪虽然不大,可他们可谓“旧社会中的老人”。
; d' s* {1 f7 j* s+ C0 F' p z# y5 P8 V# k+ ]& P( k/ f
偷庄稼的人抓不过来,抓了也不好处理,大家只好睁只眼闭只眼。这是潜规则,只能偷,明说明做公然嚷嚷可不成。摆到桌面上,还得判决偷庄稼为错。所以村民之间有了矛盾,向村干部告发某人就常有偷庄稼这一条。也有的村支书实事求是不吃这一套,当场编一条“毛主席语录”,就把那告状的村民立马震住了——毛主席说:十个社员九个贼,你不去偷你怨谁?!这事,是真的。* o* I& @5 I* }5 b# [
+ i$ G0 y4 q0 j9 V v- J
农村“小偷”遍地,城市、工厂也好不到哪里去。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工人最没出息,基本是做什么偷什么,守着什么偷什么。油厂偷油,纱厂偷纱,烟厂偷烟,食品厂偷食品,偷木材,偷铜铁,偷零件……凡是多少能派上一点用场,能拿动的工具、货物,都往家里倒腾。往城市劳动人民家里扫上一眼,就可以确定家里人在什么厂子光荣劳动。故而,文革结束后出了一相声名段:“外国有个加拿大,中国有个‘大家拿’”,大家一听过耳不忘——这说的就是咱们啊哈哈哈……; _2 O' v3 o b. k
; J3 p0 L v& N( M0 E8 v2 r# W
随产权被剥夺而无产阶级,继而失却对“偷盗”的耻感。可不是吗,一无所有,若仍不“偷盗有理”,那就什么理由都不好使了。“全民皆贼”,这个词看似夸张了些,但比较中国曾经的“全民皆兵”,一点都不夸张。“兵”远不如“贼”多,有点岁数的中国人都知道。
; N' Z k3 S, I8 U3 t
! F6 ^2 Z& H1 S. _2 i8 I 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偷菜”兴起,进一步将“小偷小摸”娱乐化。现实偷菜和网络偷菜的界限被混淆,实际是在过去“全民皆贼”的基础上演变而来。不能自察耻感丢失,正是没有耻感成为惯常生活的结果。
: v h5 b* Y. @& T1 Y$ A- y. Q* E, k2 O1 [
“我是一个贼,来自老百姓”。而今许多有了产的人,背负历史传承,潜意识里自身还是一个贼的定位,还是不能自觉尊重他人之产。逼促“偷盗耻感”丢失的过程漫长而惨烈,也不可指望用几代人的时间恢复耻感。
% l ?* n! o: k)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