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193 回复:2 发表于 2013-6-20 16: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6:01:32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数是谁的命根?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事半功倍 于 2013-6-21 08:12 编辑

2013年06月20日 13:00:57   作者:武志红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他们“自己的人生也没什么好追求的了,就这样了。”但孩子的成长,却有着无限的空间,所以,将目光盯到了孩子的学习上,于是,孩子的成绩不可避免地成了自己人生迟滞的他们的最在乎的点。那一刻,我想,天啊,孩子的成绩竟是父母的信仰。
  

  自我有两种:真自我,假自我。有真自我的人,他的心理与行为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有假自我者,他的一切是围绕着别人的评价而构建。

  有真自我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即便他没要到什么,他仍然有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有假自我的人,不管他的欲望看起来有多强,其实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要的,是别人都要的,若实现了,他就觉得自己有高自我价值感,若不能实现,他的自我价值感就崩塌了。

  一个社会中,若无数人有真自我,他们的行为都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而每个人的感觉势必千差万别,于是,他们的行为也就千差万别。也就有了哲学家罗素所说的那种境界——“须知参差多差,乃是幸福的本源”。

  中国文化大批量地生产假自我,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行为,都不是从自己的感觉出发。相反,他们要大家都要的,并期待自己要到最好的。由此,就形成了高考独木桥。

  高考,表面上是严重影响着考生的未来,但更根本上,是决定着一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和一个家庭的“面子”,后者是更为深刻的存在。

  我听了成千上万的故事,很惊讶地发现,在中国,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都对孩子的考试成绩特别在意。即便做父母的,自己意识上,真的是希望孩子快乐就好了,但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带来的开心与难受的程度,胜过了其他一切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在一次和高中同学的深聊中,事情逐渐清晰了。他们的事业都发展得不错,家庭也和睦,“自己的人生也没什么好追求的了,就这样了。”但孩子的成长,却有着无限的空间,所以,将目光盯到了孩子的学习上,于是,孩子的成绩不可避免地成了自己人生迟滞的他们的最在乎的点。

  那一刻,我想,天啊,孩子的成绩竟是父母的信仰。

  一位来做咨询的妈妈,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一次,她收到老师的一个短信,说,你的孩子这次考了95分,而全班平均成绩是97点几分,你的孩子是倒数多少名。

  看到短信的那一刹那,她第一时间产生的是羞耻感,这份羞耻感只是一闪现,然后转化成对孩子的生气。她去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说,哦,我有点马虎。马虎这个词,让她更生气。于是,她对孩子发了一通脾气。

  分数,意味着什么,会让你想到什么?我问她。

  她脱口而出说:成绩好,一切都好。

  这是什么意思?我再问她。

  她想了想说:成绩好,老师喜欢,同学羡慕,家长高兴,一切都变得顺利,但成绩不好,你会失去这一切。

  如果失去这一切又会如何?我继续问。

  她说:那太可怕了。我一次数学考了三十几分,我立即想到死,不仅仅是想到死,而是有了生不如死的感觉。

  这段对话让我明白,她的自我也是经典的假自我,她的自我价值感,构建在外界评价之上。学习时,成绩就是评价她的自我价值的标准,工作后,这个标准就变成了成就、收入与社会地位。并且,在学习时只有成绩才是可量化的指标。所以,它成了绝对的、压倒性的标杆。

  世上必然有无数条道路可走,但我们的应试教育体系,弄成了只有高考独木桥一条路可走,这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呈现,而是普遍是假自我的我们的集体之心所创造出来的。

  今年的高考已过去,成绩如愿的,祝福你们,愿你们在这条路上找到自己的真自我。成绩不如愿的,甚至高考失败的,同样祝福你们,愿你们能找到自己的路。作为高考失败者,你可能正处于痛苦中,你对这样的说法会说:狗屁!但请仔细觉知你的痛苦,看看这份痛苦是什么。

  我的新浪邮箱收到了几万封信,其中约三分之一是中学生,咨询中也遇到不少考生,我发现,他们的痛苦中,列第一位的,绝不是高考成绩,而是高考失败后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家人、老师、同学和朋友。他们觉得,自己已无脸见人,最严重的,干脆从此闭门不出,躲在家里,而且一定是一个小房间的世界里。

  这根本不是客观事实上的失败,而是,他们以成绩或别人评价为核心的假自我破碎了。

  若家有失败考生,希望做父母的意识到这一点。相信你们也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但请不要再将你们的挫败感传递给孩子,这个时候要理解与接纳孩子,并告诉孩子,真是抱歉,过去我们让你形成了考试成绩就是一切的心理,现在我们看看,怎样可以破了这种心理。

  并且,我们真心希望,和你一起学习,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武志红

  (作者系著名心理学家、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培训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6:05:21 | 只看该作者
若家有失败考生,希望做父母的意识到这一点。相信你们也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但请不要再将你们的挫败感传递给孩子。这个时候要理解与接纳孩子,并告诉孩子,“真是抱歉,让我们一起积极面对吧。”
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08:14:24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把孩子的成绩当成实现父母的信仰的筹码。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