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罗锅(刘墉)的原籍在诸城。这是世人皆知的,但据有关资料表明,他的祖籍却是在莱芜市莱城西北的港里村。 : g; u1 z: j$ p5 c; \
专事文史工作的肖行先生曾撰文《刘罗锅祖籍考》,发表在《莱芜日报》上,文中尤其说到刘罗锅祖籍是在莱芜县港里村。在受聘参与《十卷书·村庄》的撰写过程中,作为港里村的刘氏后人,笔者特别将刘罗锅祖辈的轶事、传说写入了港里村的村史。 + c" E$ M4 O+ u7 q: O
据有关资料及港里村人祖辈相传,清乾隆宰相刘罗锅的曾祖父,原是莱芜县港里村的一介贫民。明朝年间,为逃避灾荒,他用一跟破扁担挑着全部家当,从港里村来到北部山区刘白杨村(今为茶业口镇所辖)。在该村刘氏家族的帮助下,他凭着读过一年多私塾的功底,当起了三五个孩子的教书先生。但好景不长,由于洪涝灾害不断,庄稼连年歉收。孩子们上不起学了,刘先生也就没了饭碗。为了寻求生路,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刘先生偕妻子,挑起扁担踏上了逃荒之路。扁担的一头挑着儿子刘 ,另一头挑着铺盖卷。空旷的山谷万籁俱寂,耳边所能听到的,只有肩上那破扁担所发出的声音——“智耕、智耕……”刘先生边走边琢磨,这声音怎么像是“诸城、诸城……”好吧,那咱就跟着感觉走,下诸城!于是他们就顺着山沟朝东南方向的诸城走去。
+ Q% u1 K) \3 p7 ]经过几天的奔波,他们终于来到了诸城县城,在这里,当地的刘氏家族见他谈吐文雅、人很精明,又念他是同姓同族,于是就接纳了这位穷先生。安顿下之后,刘先生除了农忙时给人当帮工,平时就又当起了几个孩子的教书先生。这样,他不仅又有了饭碗,而且还为以后儿子的读书成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儿子刘 深知父辈的艰辛,自小就很懂事,再加上他天资聪颖,读书刻苦,学业自然出类拔萃。
2 {( h' O; r, c3 A 刘 于康熙年间高中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后来刘 之子刘统勋于雍正年间高中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再后来又有刘统勋之子刘墉于乾隆年间高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直至宰相。这样,刘罗锅一家便成为闻名大清的三代名臣之家。 # e" r3 w/ ?! K0 a1 V7 H
就在刘罗锅当了宰相之后,忽然有一天,京城里的几个差役骑着大马来到港里村。说是为宰相刘墉寻根原籍诸城之后,又转而寻根其祖籍的。并带来两盏宫灯作为朝廷信物。说只要刘墉的祖籍得到确认。他们便将宫灯赐与刘氏家族。然后回城交差。面对朝廷差役,刘氏家族忐忑不安,不知是祸是福。因为当时朝廷内部矛盾尖锐、斗争激烈,百姓对此早有耳闻。尤其是刘罗锅族人对此更是敏感。他们明白,万一“寻根”有个不测,刘氏家族必遭满门抄斩!于是赶紧回禀,说这里并非刘罗锅祖籍。然而,待差役走后,他们却又犯了难。因为刘氏祖茔前的那块刻有刘 家族谱系的石碑无法处理。若是刘罗锅真的失势,单凭这块石碑就足以让刘氏灭族;若将石碑毁掉吧,万一寻根是真,刘罗锅非要来认祖归宗,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无奈之下,他们挖地三尺将石碑埋于地下,再在上面用大青石砌成一个神楼子(神龛)样的小石屋。为让人们尽快淡忘此事和转移人们的视线,他们遂将其命名为皮寒(疟疾)屋子。并放风说谁要靠近这里谁就会染上皮寒病。于是人们以讹传讹散布开来。自此以后,不管谁经过这里,全都像避瘟疫一样,离得远远的。 ( ~1 C- M* h8 V* Z( H
星转斗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港里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不仅地面上的所有墓碑、墓志被砸被毁,就连地下面的墓砖、墓石也被挖出来砸碎。自然,这座“皮寒屋子”和下面埋藏的石碑也就无从考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