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有了新进展 "济莱协作区"首现 / Y0 D/ G6 P: ]- X _
: ?3 }# H5 N O& ?2013-1-26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 9 U0 I# G8 @ H/ @9 o
G2 K& i4 Y N2 M- o. {------------------------------------------------------------------------------------------------------------------- , G& w) K& Q+ ?
- R3 a( Y6 M9 N$ I" m4 C! u
1月25日,姜大明省长代表省政府向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当姜省长讲到“出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济莱协作区实施意见”时,会上的莱芜代表难掩兴奋之情。因为,这意味着酝酿多时的济莱协作区正式驶入快车道。 : _$ N7 g9 D: B8 Z5 N
莱芜区号改为0531、取消济南莱芜间的长途话费和漫游费、开通城际公交专用车道……昨天下午,省人大代表、莱芜市市长杨宜新详细介绍了济莱协作区的发展规划和未来图景。( _: e7 n4 z% l. A. z/ ^
. q7 p. k# b. {, f7 I “济莱协作区”成小组讨论热词& B Z1 b4 m2 ]7 a/ _# U% ~
. ] l- [+ J4 l. K
“报告里面尽管用的文字很少,可这是咱莱芜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所以,这个会大家都受振奋,莱芜代表团比其他人更振奋!”25日下午的小组审议会上,说到济莱协作区,莱芜市委书记刘士合兴奋不已。
( V$ V; Y8 T, ?( |/ p X! `: |
[2 @3 |2 o# I( j+ w9 K" U 在当天的发言中,莱芜代表团的成员们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济莱协作区,而且都是面带喜色。" g* Z& s( H+ n8 n5 u1 b
) d; [6 s) `3 e O “市委市政府将莱芜定位省会副中心,也得到省政府的基本认可。有利于缓解和承接省会城市的功能,我们要打造省会城市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城市发展的新中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实现与济南的同城发展和共同建设。”在莱芜市市长杨宜新看来,济莱协作区的建设有助于两个城市的共同发展。
. B( n. `! b% A% r( H$ e5 R
3 e1 ?2 H8 p% y! x- I/ u 统一区号、取消漫游、开通公交5 k# i: y' c3 E! x% S. t: _( u/ ]
$ o! j% c! l* ] 济南和莱芜将实现怎样的协作?这是生活在两个城市的人普遍关注的话题。昨天的小组审议时,杨宜新对此进行了介绍。% n* p4 H! Y1 _$ y
7 x, l9 W/ x6 O) i5 X2 A, j L, ?& w
“我们将重点推动济南与莱芜通信并网,率先实现两市区号统一,都是0531。两市之间取消通话长途费、漫游费,实现通信同城化。”杨宜新说,接下来,还将争取减免或者降低莱芜至济南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取消莱芜到济南省道的通行费。在此基础上,探索济南莱芜之间的城际交通路线公交化运行模式,开通城际公交专用车道,率先实现两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据了解,作为济莱协作区重要基础之一,济南至莱芜的城际铁路建设也将提上日程。同时,在产业领域方面,莱芜市计划借助济南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建设济南综合保税区鲁中保税园,实现保税政策的互动共享。0 u/ A9 ^7 ^/ y1 L7 V+ z
3 ]: R. l/ u) }2 [+ K- a( S! ` 随着济莱协作区的建设,以莱芜市口镇为中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有望成为济南市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按照初步规划,这里将为中国重汽、济钢等大型企业建立生产基地,以此打造成我省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鲁中钢铁产业基地。这也将进一步优化我省的钢铁产业布局。$ J+ Y" O7 a. b+ M' n5 k; q3 w
- ?+ \: A4 y3 q
济莱协作区对济南带来啥好处?
/ Y/ s+ C; { v6 d3 u |$ k8 C/ D& q0 n; A: z0 Y) m$ D; s) f
“很多人都知道‘俺莱芜有’,他们有人问搞这个济莱协作区,是不是就是要把莱芜并入济南啊,那不就成了‘俺莱芜没有’了吗?”说完,省政协委员、莱芜市副市长刘杰自己也乐了起来。她告诉记者为了让莱芜在省会城市经济圈中找准定位,相关工作人员撰写了详细的报告,并多次跟省里领导汇报,希望莱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实现“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的目标。
# {) m' r$ p: O: N7 L" M
9 m& f: L3 B; d- e) ~. S 在刘杰看来,搞济莱协作区不仅是让“俺莱芜有”,而且是“有得更多”。“说个最简单的,雪野水库你去过吧?好多济南人喜欢吃那里的鱼头。等以后通了城际铁路,你从这里去雪野,就是十几二十分钟的事,你说这多方便?”刘杰笑着说。% \% ]% n. y2 ^# Z* [) [
- ^1 c- \2 v! G
然而,在济莱协作区的发展中,旅游承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从产业到教育,从交通到服务,未来莱芜将与济南同城发展,同步发展。“不仅是简单的后花园,或者是卫星城的概念。我们将疏解济南城市功能,使莱芜成为济南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刘杰说。4 }7 U. r$ p; E8 ~% ]: h% ~8 b
2 Q2 m( Y! P% n3 } L8 U 连续四届当选山东省人大代表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韩增旗也认为,济莱协作区的建设不仅为莱芜带来了机遇,也给济南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莱芜虽小,却也相当于为济南增加了100多万人的市场,面积也大了。”他说,以后有了城际公交,减免了通行费,两个城市的人交往也会更加便利,就像在一个城里一样。0 Z- K4 e+ D1 N$ |& u
" `+ Y8 l) j4 f □相关链接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 X/ Q% s2 ~( i. d/ ]2 r. I( e3 F) _$ J# j/ T+ F! O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是以省会济南为核心,与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周边6市组成的圈层区域。区内有52个县(市、区),总人口3348万,占全省的34.7%;国土面积52075.6平方公里,占33.2%。该区域优势明显: G( b. `- n4 H, ?# a* A, p
3 p8 b3 z9 W, v- f- S. j 政治优势。济南是全省的政治中心,省委、省政府、两级大军区、省直各个部门都在济南,既具有信息、政策沟通等方面的便利,也肩负着重要的服务和保障职能。
A P+ t" `' w4 [8 I3 U% O" h1 c' H6 m o% ]- W9 |
区位优势。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地处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位于我省东西两大片区的中间地带,京沪、胶济两大铁路干线在济南交汇,京沪、京台、济青等高速公路都从这里经过,交通、信息网络完整。
. p; ]1 H7 y! I$ ^2 W$ p
4 s; x% ^) J0 r" w 产业优势。区域内农业发达,工业门类齐全,商贸、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业发展较快。去年济南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近55%。
! u: @2 E, N+ J; I : I' c# C& [9 ?, h, a9 B: R6 ?
6 ]& l" b) M2 a0 \- ?+ L+ \8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