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多进行情感交流。; F+ D1 O. o* z2 [3 C! F% R$ C6 R' D
% E! @. |" c4 G( c% U) A$ N 其实大多数孩子在考试前本来已经很着急了,他所需要的就不再是单纯的督促,而是具体的指导和情感上的支持。8 R. Z+ o4 {( ^, S9 v
+ ?5 w# P. k+ x* Y. ]0 X- I' H 因此,家长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在期末备考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明确孩子究竟需要怎样的帮助。建议家长多和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而非仅仅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引导,会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
4 n( t1 _% d# o/ x2 a) r
, c W3 {9 f: P% ? 其次,不定什么目标,不要太关注孩子考试排名。
* x2 @, I x; t" i0 C$ q' Y4 C
7 J, b5 _* Y& j3 K2 Z, W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优秀,但是有些教育方法并不适当,例如常常给孩子寻找榜样,如邻居的儿子又得了第一名,同事的女儿又获了什么奖等等,希望借此激励孩子的斗志,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过高的目标有时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加深挫败感和无力感,导致信心的丧失。6 \5 O7 ^" y0 M: V7 t* W# I
/ }4 [! `' i8 A9 m4 O& r" a! w 所谓"进步",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前进,只有目标得当,才能让孩子看到希望,相信自己有能力达到,并体会到成功和快乐。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心急,重要的是"进步"而不是简单的目标。对于期末考试的结果,建议家长和孩子共同商定一个目标,切忌过高,这样孩子不但能够感觉自己被尊重,而且也有信心和动力努力实现。4 T; G8 D, t# B3 P- b' x4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