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莱芜3月5日电 扶贫济困、义务演出、提供法律服务、救助贫困儿童......因为爱心,他们紧密相连、协手共助,催生莱芜大爱之花。莱芜7.2万名志愿者化身成为“好人使者”,每时每刻活跃在大街小巷,用平凡的行动引领社会风尚,续写雷锋精神。
楼猪说:“有那么多么?俺怎么木有见过”
莱芜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着力加强道德建设,通过培育“好人”群体,引领“大爱之城”建设,使“莱芜好人”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眼下,爱心传递使好人群体不断壮大。自2010年5月莱芜成立9志愿者协会以来,一个个承载着爱心和责任的组织应运,现莱芜青年志愿者已达7.2万名,服务队40余支,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
口镇有三名学生因家庭贫困和不幸,一度面临辍学,其中一名叫邱瑞的学生,爷爷偏瘫、父亲被查出尿毒症、奶奶因癌症去世。为给家人治病,家里已负债累累,只靠每月500元的低保和借债生活、治病。为此,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口中镇中队更是连续五年资助三名学生,帮助他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莱城区孟花园社区的王恩霞一个人照顾家里两个残疾人,生活困难,青年志愿者组织社会各界为她捐款4000多元;孙雨晴患病化疗,父亲孙建东花光积蓄为女儿治病,面临走投无路的境地,“雷锋车队”队长段崇刚和同伴们送来1000元爱心款,并呼吁社会各界捐款;韩承英、魏利等100名大学生无钱上学,市“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小组积极组织社会各界捐助,帮他们圆了大学梦……
志愿服务结对率逐年提高,现已达94.48%。团市委广泛动员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开展了“青春助力”志愿服务、“爱心1+1”等活动,通过“青年志愿者团队+农民工子女+接力”的运作模式”关爱农民工子女。目前,莱芜结对农民工子女达5170人,结对率达94.48%。
流动的爱心音符。以雷锋为榜样,为市民传递爱心,为社会演绎真情,这是莱芜市‘雷锋车队’的宗旨。“雷锋车队”成立5年来,年年组织爱心送考,敬老活动,募集善款,救助孤贫孩子,免费接送遇到困难的市民。为帮肥城人李洪成找回丢在“雷锋车”上的钱包,6名队员放弃早上营运赚钱,跑遍大半个城区为失主找回钱包。“雷锋车队”队员们以自己的爱心行动,诠释着车队“恪守诚信,扶危济困”的承诺,像一个个爱心音符流动在赢牟大地。
善举传递爱心。《鲁中晨刊》、莱芜新闻网联合团市委连续10年开展资助贫困生活动,使近500名贫困生走进大学校园;连续四年在“九九老人节”开展敬老活动;开展“送爱进山”志愿帮扶行动,使茶业口镇汪洋中学170名孩子在新年拿到了新书包、新冬衣……《鲁中晨刊》、莱芜新闻网在发挥媒体本身宣传引导功能的同时,积极关注民生、帮扶助困,努力争当学习雷锋精神,努力成为了“好人使者”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
勇担爱心和责任。基层妇联干部、广大妇女和家庭成员组成了莱芜市巾帼志愿服务队。她们通过开展法律咨询、科普宣传、卫生保健、家庭教育、义务演出等活动,不断扩大巾帼志愿者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爱心献贫困母亲”、“关注贫困,共创和谐”为主题的巾帼志愿队集中活动期间,各级巾帼志愿队在妇女节、母亲节、老人节期间看望贫困母亲,为贫困母亲送钱送物送技能。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春蕾捐助活动,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3万余元,捐助贫困女童40余人。莱芜目前有巾帼志愿者2376人,巾帼志愿者队伍28支。
莱芜市直机关、企业等2300余名青年志愿者,积极为孤、老、残、弱者提供帮助的同时,开展了公共秩序维护、环境卫生维护、文明行为劝导等多项便民志愿服务,服务时间达3000小时。
“莱芜7.2万青年志愿者们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点滴细微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使志愿服务活动不仅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社会新风尚,而且成为“大爱之城”莱芜的一个闪亮精神品牌。”团市委副书记潘福贞说到。(翟兆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