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贤不避亲——莱芜提升的干部子女有哪些?知道的说说0 L4 b" x+ Y" M
+ ~% k1 @ F" |% `8 O, O
济宁回应25岁女镇长事件:干部子女就不能升迁吗(原标题:山东金乡“父女官员”同日辞职的背后) 2 }1 i& E( n; k F4 G/ Y
$ y( g1 p7 p. T. w 4月21日,山东省金乡县鸡黍镇镇长韩寒辞去现职。同一天,韩寒的父亲,济宁市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韩东亚也辞去职务。 此前,有网友质疑韩寒是依靠父亲的关系,在三年之内完成了从科员到正科级镇长的“火箭式升迁”。9 K2 u$ ?6 P$ O3 e3 d& d; q$ v
4月23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金乡县纪委,一位工作人员称,该事件目前已经由济宁市纪委介入调查,金乡县方面并未参与,对事件进展也不了解,“所得到的信息都是从网络上获取的”。
6 W7 m8 o0 K& X 实际上,类似的被“火箭提拔”的官员并不鲜见。
: P2 m- b3 M+ Q- a& G 4月22日,湖南省委宣传部通报了“湘潭县27岁副县长徐韬”的调查结果,称在徐韬的升职过程中,相关组织部门存在一些程序问题,6人被作出批评教育、党内警告等处分。
, W8 y7 j3 D$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干部年轻化”、“破格提拔”、“异地任用”正在成为一些地方违法违规提拔干部的借口,症结在于目前提拔干部的刚性规则执行不到位,对问题官员问责太轻。' b8 f+ y+ p. d
“破格提拔”违法9 L# P9 r+ P+ u0 v0 p& e& z# ?
据媒体报道,韩寒于2010年7月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入职任金乡县经济开发区科员。随后,她几乎每年换一次岗位,次次升迁。7 r3 J# @/ p/ Z, k' @! X7 c2 d
对于备受质疑的鸡黍镇镇长一职,金乡县委宣传部解释说,金乡县原一名女性镇长离任,出现职位空缺,金乡县于2013年3月公开选拔镇长。而韩寒的当选,是经过了该县县委常委和人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的。
6 y1 G8 q9 I0 Y7 u3 _- |" n7 { 4月10日,韩寒在鸡黍镇人大会上“高票当选”镇长。11天以后,韩寒辞职。+ M3 f, Q N7 R% G
这就是说,韩寒从科员到正科级的镇长,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V8 e2 b" ?. K) h/ C0 l 如果按照中组部、人事部出台的《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这是明显的违规做法。根据上述规定的第十九条,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并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而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i* g" U- R5 L0 Q) a* e! J- I% S
这么算下来,韩寒从科员到副科再到正科级的鸡黍镇镇长,起码需要5年的拼搏。可见,“破格提拔”帮她“节省”了近两年的时间。而在徐韬的升迁过程中,也被以“优化年龄结构”为由,“破格提拔”两次。, e1 L3 `: C Y; V/ a" }: \
根据上述规定的第21条,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公务员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或者越级晋升职务。$ R% N/ N" n5 U
事实上,金乡县宣传部工作人员就曾回应称,经各级组织部门的核实,韩寒的历次任职均不存在任何违规和违纪情况,是“高票当选”鸡黍镇镇长一职。
9 N1 h* J& B! v9 H “当前的规定不是特别严格,相对比较笼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使得“小概率”的“火箭式”提拔成为可能。, @5 O! R6 D' p8 w1 Y1 [ z
目前,破格及越级晋升的条件和程序还在相关部门的自主掌握范畴内。正因如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才认为,一些地方以“干部年轻化”、“破格提拔”、“异地任用”为借口,违法违规选拔、提拔干部,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 H. [8 v2 u: D0 p: l 选拔程序流于形式,问责太轻
' w' X3 c* N# l1 o/ A- n7 V 1985年9月出生的徐韬,从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仅用了一年半时间,便从正科级升到了副处级,成为湖南省湘潭县副县长。不仅如此,在飞速提拔的过程中,徐韬还考取了湘潭大学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 @' N! |- w7 r9 R% X0 V! c, |
徐韬报考了郴州的岗位,通过了郴州的笔试和面试之后,却成了湘潭县的副县长。3月23日,徐韬在接受采访时说,湘潭之所以录取报考郴州的他,一方面,是出于留用本地人才的考虑,另一方面,是按要求每个县市区必须配备一名“80后”县处级干部,而当时没有其他合适人选。4 r+ P3 A8 t( z9 N. i( q* \+ F
“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组织人事部门,都有各种各样的辩护理由。”竹立家表示,有时候涉事部门、官员还显得“抱屈”,认为这么做很正常,从不想法律法规是怎么规定的。8 m: O- _9 V- z, @7 u9 H
根据《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公开选拔官员必须要经过报名、资格审查、考试、组织考察等环节,才能决定任用,但没有报考异地岗位而在当地录用的相关规定。
2 H8 x# X5 [( M7 g* w 然而,湘潭市委组织部政研室负责人在回应时表示,徐韬在郴州的公选成绩“名列前茅,面试表现尤其突出”,任用“都是合规的”。
# G" x1 L% x, v “这些‘弹性’标准是‘一把手’用人权过大的体现”,竹立家说,提拔干部应该用刚性的规则,比如候选人的资历、年龄要求,而不是“面试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等含混不清的主观标准。
* ^: I: {. R+ S- P3 s 根据湖南省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徐韬的提拔过程没有严重违规,更多是“程序瑕疵”。如岳塘区委组织部只进行了谈话推荐,没有进行会议推荐,没有就破格提拔事项向上级组织部门报告;在“异地任用”过程中,湘潭市委组织部未严格履行推荐和考察程序。
( _. s _. K5 v, d 其中,6名责任人分别被诫勉谈话、批评教育,给予党内警告处分。而徐韬未见处理结果。* C& |1 K' {5 `7 ?; j
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湖南省委组织部的处理结果“不能服众”。因为,徐韬的工作能力是否优秀和提拔任用程序是否严谨是两码事,不可以混为一谈。
3 d4 F5 Q# O. M+ ~. Z! A7 O5 Q 在竹立家看来,问责太轻是此类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所在。" A J' y& G6 k; S" ?
“这样被提拔的官员应该开除处理。”竹立家主张,很难想象,这样的官员会珍视人民赋予的权力,能依法行事而不损害政府公信力。
: F4 @- o/ B7 H' I" e5 X" ? 应该用公开的规则选干部
/ k. v( ^3 H" u9 m8 F7 c+ O c1 w 无论是徐韬还是韩寒,他们的“官员”父亲都是被网民关注质疑的环节之一。
' C' v7 B' {& H4 \' E% |" p7 _# S 韩寒在金乡县任职,属于其父担任组织部副部长的“辖区”;徐韬任湘潭县副县长,其父亲曾为湖南湘潭雨湖区人大原主任,母亲是雨湖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这样的“关联性”让网友浮想联翩。! l' A3 I) E, u; N. v4 l) [
济宁市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没有确凿证据,不能说她的升职与她父亲有关,“只不过他父亲是个干部,但干部的子女就不能正常升迁吗?”
9 n; h b% Y- ? A* H1 ?7 I 在徐韬事件的处理结果公布后,湖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龚永爱评价说,这是“救火式”的处理,而非从根源上对制度进行反思和修正。$ C* h6 H6 r$ {% E5 G
任建明认为,公众的质疑不无道理,其根源还是有些地方的官员选拔机制缺乏公信力。“看到一个人很年轻被提拔,就会猜测他靠的什么关系、有什么样的背景。”他说,群众这么想,其实是个很糟糕的事情,很多人都会把主要精力用在找关系上,最后建立起来的是个人忠诚的体系。4 i6 i. b0 U# o& h1 {* n M
“大官选小官、少数人选少数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用人腐败问题。”竹立家说,诸如“破格提拔”这样的理由,实际上就给跑官买官、拉关系走后门开了口子,说到底是干部选拔制度的合理性问题。' ^& }1 q/ d( X8 A; j4 J/ ]
任建明认为,当前的干部选拔机制,应该从“伯乐相马”制度转变为“规则赛马”制度,现在是以前者为主的“双轨制”阶段。$ Y+ R, }& d( D: ]# _2 \
“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秘密,组织部门考察干部,只是谈话,谈了些什么、考察的结果都不公开。即使公开了,内容也很有限。群众的意见、知情权,都只是走了一下过场。”任建明说,有些地方进行公开选拔或竞争上岗,但大多是在试点,通过公开招考产生的领导干部,可能百分之五都不到。
+ {1 V4 M3 ^/ N6 p" b “依靠公开的竞争机制决定干部任用,比如通过招考、竞选等,实现官员的任命。”任建明说,“如果越来越多的关系影响干部任用,靠关系进行竞争,那么,最终出现的不是优胜劣汰,而是逆向淘汰。”
; M7 a2 ~ w( t7 s" U
, f/ U. {8 o% f$ b5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