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6052 回复:0 发表于 2012-4-27 14: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14:19:45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凤凰城的传说 [复制链接]

“九顶雅鹿山,八宝凤凰城”。

  说起凤凰城,民间传说如架上的葡萄-----嘟噜一嘟噜的,这里就讲一个与凤凰城有关的故事。
  早年间,这里不叫凤凰城。叫啥,谁也想不起来了,姑且叫它土城吧!为啥,因为它的墙是用土圈起来的,是一个拥有不足千人的玲珑土城。说是城,还不如现在的一个大村庄宽敞。因为那时人稀,拥有这么多人口也就算够多的了,土城里住着些靠蝇头小利养家糊口的买卖人和手工业者。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土城里酒店铺户齐全,买卖倒也兴隆,远近客商往来也比较频繁。到了元朝,莱芜的冶铁技术得到了发展,便在土城里设立了冶铁监。大批冶铁工人把整个土城挤了个满满当当,只好又在城的四周搭房建舍,修造冶铁炉,土城活跃起来。
  一天,一位知天文、懂地理的文人(因年代久远,名姓无考,就只好喊他先生吧!)顺着倒流的汶河水岸,来到了土城。先生顿觉心旷神怡,只见土城坐落有序,前依碧波荡漾的汶河水,后靠九个山头的雅鹿山,街巷纵横,有条不紊。城里男女老幼,你谦我让,相敬如宾。先生围着城转了一圈,又顺着街巷踩了踩,认为土城人丁兴旺,百业发达,定是建在了风水宝地上。于是,毛急急爬上九顶雅鹿山的最高峰。他手搭凉棚,鸟瞰土城,不禁大吃一惊,只见城池为中,左右东西关为翼,南关为头,北关(城北埠、花园等村)为尾,组成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那凤凰的冠羽轮廓清晰,鸟嘴伸进了玉带似的汶河水。北部的几个村庄,星罗般地组成了凤凰多彩的尾巴。时隐时现的群山,如一条腾云驾雾的苍龙,围着凤凰腾飞。看到此处,他不禁脱口说道:“好一座龙腾凤舞的凤凰城。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准能代代出名人,辈辈出孝贤。”
  不久,一个美丽的故事就在土城里传开了。说是一只五彩的凤凰栖落在了城里,带来了万道的瑞气,千色的彩鸟。说也怪,此时的土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倒流的汶河水变得甘甜甘甜,平常见不到的鱼,一群一群云层般逆水而上。岸两边树丛里传出了清脆悦耳的鸟鸣,飞旋起五彩缤纷的鸟儿。城北面那座几尽光秃的九顶雅鹿山披上了绿装。小树下,草丛里,千姿百态的灵芝,长得圆顶溜溜的喜煞人。树上的害虫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封结起来,肆虐的田鼠,不仅不偷粮,反而四处搜集鸟畜粪便,埋在庄稼根上。就连平时让人讨厌的乌鸦也学着喜鹊那么喳喳叫个不停。
  收获的季节到了,只见田里的谷子尺把长,树上的果子茶壶大,更让人喜的是西瓜,个个都像碌礴大。吃不尽的青菜脆生生,伸手捉住的白缝鱼,扑棱扑棱似银灯。家家户户你谦我敬,和和睦睦做营生。真个是政通人和,生机勃勃的凤凰城。自此,小城有了凤凰城的美名。
  凤凰城自古就是三八逢集。每到这一日,方圆百里的乡民,肩担、手提着自己的土特产,起五更睡半夜,餐风饮露到城里。说是赶集,实际上是来看看传说中的凤凰。赶完集,吃完饭,人们便聚到九顶雅鹿山上看凤凰城。天长日久,把东面最高的山顶,硬踏下去了一大截。
  据说逢集这一天,蓬莱八大仙人和散居在莱芜的提篮老媪、了源道人也到集上凑热闹。铁拐李,卖跌打膏,吕洞宾卖剑耍把式,韩湘子说快板,汉钟离卖蒲扇,何仙姑卖的那花,七颜八色,还带着露珠儿哩!提篮老媪挎着个竹篮在人群里挤来挤去,问这问那。别看她是脏兮兮的老太婆,神通却大着哩!她的那个竹篮啥也能装,遇着买卖实心的人,竹篮盛水点滴不漏;遇到贪心坑人的卖主,那篮子连西瓜都盛不住,惊得一般奸人缩头藏脑,再也无心来坑人了。了源道人,穿着蓝布长袍,手持封旗专给那些不孝儿女看相,当面点破,把那些不孝儿个个臊得无脸见人,引得众人唏嘘惊诧不已。
  更让人惊奇的是,每逢仙人来时,城内上空,祥云飞飘,离城南十几里的凤凰山上一条七色的彩虹把整个山都圈了起来。文人雅士,三五结伴聚在雅鹿山魁星阁里,左手提着二两酒,右手捏着炸蚂炸,叽叽喳喳,吟诗作赋。如果赶上矿山呈瑞(九顶雅鹿山,又叫矿山,“矿山呈瑞”为古八景之一),那美景更是举不胜举。
  凤凰城果真是座宝城。哪八宝咱尚且不说,仅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这一条就够让人咋舌的。元世祖至元九年(1273年)的一天,麻杆子雨从子时一直下到第二天的丑时,汶河里的水暴涨,冲毁村庄无数,唯独凤凰城安如泰山,奔涌的河水咆哮着到了城边便风平浪静地朝下游淌去。到了至正六年(1347年),连续7天的大地震,那山顶上的平石都震了下来,凤凰城里的房屋及树木无一损害,就连城墙的土也没掉下一点来哩!
  凤凰城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雪霜,养育着一代代孝子贤孙,留下了“九顶雅鹿山,八宝凤凰城”的美誉。
  附:莱芜名称的由来

  莱芜名称的由来有六说。
  一为荒芜说。按字意解释,莱俗称灰菜,芜是田野荒芜,意即荒凉的地方,所以叫莱芜。
  二为来无石说。莱城胜利路南端原有一太湖石,再是在莱城西南有一铁石(一说是陨石)。百姓见两石形状怪异,不知从何而来,认为是空中落下来的。按老子的“有生于无”的观点解释,此石来于“无”,因此名“来无石”,借以名县为莱芜。
  三为山名说。《左传》曰,与之无山及莱柞是也。应邵云,泰山莱芜鲁之莱柞邑,按此则莱芜之名合两山而言,旧志引莱民播流此谷者误。
  四为莱民播流此谷说。《水经注·淄水》:“引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日莱芜。”此谷是指莱芜谷。
  五为舞熬说。《炎黄氏族文化考略》,“释来牟,小麦之种,相传自天而来,故呼曰来。是最早种植小麦的部族,自称莱族。大麦之种,其呼曰牟者,以原为牟族所播植,因以祖名大麦为麸。此两族后混处山左各地,今之莱芜,即来牟两族合名。”
  六为牟芜音转说。《山东古国考》载:“莱芜是因莱族与牟族杂居得名,古读牟为重唇音,声与芜相似,转写为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1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