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194 回复:0 发表于 2013-6-27 09: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09:23:3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究生如何选导师支招 [复制链接]

“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决定不顾一切投靠‘学界大佬’。”就读于华中某高校的文科博士生小文(化名)这样说。在学界,报考时投靠“有势力”的导师似乎已经成为研究生、博士生们的一种共识。
. e6 I" g, d6 M! C# q& c( g4 v, [9 z# Q7 e9 T
  这些学生与导师的关系十分微妙:“老板与包身工”“学术机器”“论文代理”这样的词汇早已频频见诸报端,翻翻网帖可以发现,许多人声称在业余时间都不敢接导师电话,但他们却无奈地屈服于导师的“权力”之下。
. @4 m; o4 M* C( [. v& I7 p6 F8 l/ n& E0 I' C: p
  有些人甚至用一个词来形容“选导师”这件事儿:“拜山头”。原本纯净的象牙塔早已成为残酷斗争的“生存江湖”。学术理想这个词对这些师生而言,似乎早已渐行渐远。 ( W0 @1 p; P1 \- `4 B
, {, C7 `9 y: X
  导师的“十八般武艺”:推荐工作、项目拿钱
( ^9 h" q" G* _, x0 z/ s9 V! [7 g/ c8 ~7 D) M
   导师的“权力”和“势力”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关于工作方面的,比如留校、推荐等,大权都掌握在导师手中;另一类多发生在理工科院校:导师接项目的能力高的话,钱拿得多。学生有出路,自然有人愿意跟随。
5 {9 w$ `! M2 U* P* N) e& }; R5 F- w
  “破格录取,论文答辩,学生的招生。”在具体事务上,小文觉得,导师的“权力”是无限延伸的。“有些人是完全不符合规定的,但是导师有能力,就硬是招进来了。”
0 n5 Y3 N) e. L' x8 d
3 W1 H, }8 j5 a( F$ R5 w0 G1 L  尤其是在读博士这一点上,导师的选择就是“性命攸关”的:硕士不很明显,博士很明显。很多本科较差的学生考研主要还是择校,然后拿到文凭找工作。但读博就不一样了。“都把人读老了,学生面对的生存压力更大,所选的导师没有能力,学生只能干着急。”
7 h4 [: Y$ k$ D3 M; f
/ F& W0 x/ M  B8 n  导师势力的“周边效应”:徒子徒孙无穷尽# n! T; m! {8 ?7 S. u  d

* F, D  T/ |8 o: |0 I* l   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海兵在一项调查中,首先提出了高校“近亲繁殖”的概念。调查选择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17所大学(财经类学院或系)。结果显示,987名教师中,有604人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占所有教师的62% 。顾海兵称,这说明中国高校的创新能力非常的滞后,学生没有超越老师的勇气。4 i3 Z" n3 C* u7 J$ a  T) T' ?8 ^& s0 j

# o" w; b' ?1 j! i/ W   某博士论文答辩全部合格,直接推荐到北京一高校就业,听起来似乎非常辉煌,但内部人都知道是导师的势力在起作用。大学导师权力的来源也很重要:有的是因为政界转学界;有的是因为学问好。
; x) O9 H! |1 w) ?$ T( [$ K: E# _    其实这还是社会固化的表现,人们的内心根本不相信逆袭,只能接近权力,获取保障。”小文觉得,象牙塔里的“拜山头”问题,最终还要归结于“权力崇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