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平田方 路畅人富
# A5 W: F( ?7 P3 N9 m-- 茶业口镇7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见闻
8 A, g3 b, G3 f0 H& M! E本报记者 韦勇
; B$ N7 |+ V2 Q5 L 10月24日上午,记者在莱城区茶业口镇北嵬石村北山上看到,四通八达的田间道路环绕在山间,山涧塘坝碧波荡漾,一块块梯田平整交错……眼前的一切无不承载着农民增收的希望。! j6 Y! [0 N/ f$ m
在一处刚完工的蓄水池前,镇农业综合开发办主任严廷永正与施工队协商引水管道的铺设问题。严廷永说,自今年3月份茶业口镇7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动工至今,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2%,目前已进入扫尾阶段,年底开发项目就将全部竣工验收。2 L% I9 ?( E, ~. Z+ f
说话间,北嵬石村村民陈庆国开着三轮摩托车来到了跟前。”以前这里是些荒坡地,没水、没电,也没路,种点玉米、花生只能是靠天吃饭,亩均收入也就600来块钱。现在水上山了,通了路,架了电,地也平了,俺这二三十亩蜜桃,五年后亩均纯收入能达到6000元!“谈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带来的实惠,陈庆国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v2 h$ e1 p N# l5 Q" i* d 2011年,看到果品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陈庆国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0亩荒岭地,准备发展种植蜜桃。然而,后续的开发投入却让他犯了难。”荒山秃岭的,靠个人力量开发实在太难!“不得已,陈庆国在投入两万多元,简单整理并栽植2000多棵蜜桃后,将剩余的10亩山地又种上了花生、玉米。陈庆国被迫下山养起了大棚蘑菇。
9 p3 J2 d0 a: M& t5 f, L5 n% o 今年3月初,一个总投资929万元的0.7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落户北嵬石和峪门两村,项目在陈庆国的承包地上破土动工,他也因此成为项目实施的第一受益人。; I8 s E6 K( o" Z' Q
两周后,陈庆国流转的30亩山岭地便实现了地平田方,修建了引水渠,增加可耕作面积近7亩。”过去想办而没钱办的事,如今全给解决了!“高兴之余,陈庆国借春季植树的有利时机,将新增加的山地全部栽上了蜜桃。
0 ^- {: O' |7 }% } 严廷永介绍说,经过8个多月的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区内新建塘坝、蓄水池、灌渠等设施250余处,埋设地下引水管道29公里,新打和配套大口井7眼,拓宽生产路21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5公里,项目区基本实现了水、电、管、渠、路”五网“覆盖。”新改良土壤1000多亩,扩大种植面积近1000亩,亩均收益率保守估计能提高20%。“严廷永说。
# N e8 Q' U( a: t& Y2 v 陈庆国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过去种玉米、花生,亩收益不足600元,经过开发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5年后他家蜜桃亩产量能达到4000斤,”如果蜜桃市场价格稳定在两块五一斤,亩均纯收入就能实现6000元,是过去的十倍!“# X2 j/ Y2 B8 q" @+ Y3 x. D
来到峪门村采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这里也催生出了希望之花。* A$ |! M* E# p! u1 s* ^% C+ c
村党支部书记李迎厚介绍,峪门村占了农业综合开发总面积的60%,自项目实施后,村里于5月份成立了”春天绿化苗木合作社“,引导社员发展了258亩育苗基地,栽植各类绿化苗木达100多万株,明年开春就能对外销售。”整治一片土地,建成一片良田,搞活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茶业口镇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勃勃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