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莱芜技师学院,有24个特殊的学生,他们来自遥远的青海省。他们大都是90后,却比一般学生更能吃苦。千里迢迢奔赴异乡,只为一个梦想:学一技之长,博美好明天!
/ q) N1 j% l3 T- _- t8 Z2 w& b! G1.16岁背上行囊求学异乡9 q3 A1 \( F1 X# a
16岁,大多数孩子才刚刚初中毕业,还在爸爸妈妈身边撒娇,但对于青海省互助县的刘有芳、阿生顺等24个孩子来说,已经可以外出“闯世界”。他们背起行囊,从县城坐车到西宁,然后再坐32个小时的硬座火车,来到莱芜技师学院求学。2 f2 P# k9 U/ o7 v M
青海省互助县90%的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只能维持温饱,很多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而出不了门。而读职校后出来就业,能更快地为家庭创造收入,所以一些贫困的家庭会选择让孩子读职业学校。刘有芳等16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在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焊工。但受各种客观条件所限,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较差,虽然受过职业教育,但这些学生并不能体现出专业技能的优势,在收入上,也跟农民工差距不大。
" m, |, J5 i$ t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次交流中,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表达了想组织学生到东部相对发达地区去学习先进技术的实际情况,莱芜技师学院十分重视,回来后多次与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沟通,最终,两校达成合作协议,即按照两校的教学计划,在互助县选拔一批优秀学生,由青海省互助县职业技术学校实施前两年的教学,第三年和第四年到莱芜技师学院学习完成后期的学业。: \, s! n* b' Q6 j! [* j3 P
按照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2012年3月,刘有芳、刘荣德、王勤学等16个学生成为首批赴莱学习的学生。莱芜技师学院专门成立了青海高焊班,制订了完善的培养方案。, `* R7 u) E# L
2.这里已成为第二故乡; i% i) K& [- V2 L1 b& l8 n; `! k3 Z
初到莱芜的16个学生,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不适应。虽然学校在食堂专门为他们开设了打饭窗口,但饭菜还是不习惯。环境的变化,使几个学生的脸上甚至出现红血丝。最折磨人的,是语言不通。学生说的蹩脚的普通话,老师们听不懂,老教师说的莱芜话,学生们又听不懂……! Q5 C. o) Q0 D
不过,在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两个月之后,16个学已经完全适应了在莱芜的学习生活。
1 M# I/ {& r1 x 青海班的学生肯吃苦,在全校是出了名的。“有的学生是被老师撵到教室学习,青海班的学生是被老师撵出教室休息。”青海班的代理班主任李清延告诉记者。
! [; Q) e$ l6 [! j+ { P 与青海班的学生交谈,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勤奋好学以及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16个孩子到莱芜技师学院的目标十分明确:学好技术,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藏族学生阿生顺告诉记者:“像我们这样有机会能到莱芜进一步接受技能教育的算是很幸运的了,我们得好好珍惜。”" e" ] o$ e0 q1 [5 \
在莱芜的这两年,16个学生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学校有任何活动,他们都积极参加,“在这里也交到很多莱芜的朋友,这是最宝贵的财富。”刘有芳说。3 Y9 C" E5 c! w) W% S: t
3.4年里,他们每人赚了2万元
( [: Y# ^4 _6 U# ~- u 远离故土,更懂得父母的不易。青海班的每个学生都会在假期里找份工作,贴补家庭。粗略算来,4年里,他们每个人大约都赚了2万元。% r2 {2 y" x( n- M0 A
刘荣德是其中的一位。“今年暑假,在工地上干了不到两个月,一共挣了一万一。”刘荣德自豪地说,“现在总有人说90后是怕吃苦、没有责任感的一代,我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也是不怕吃苦、敢于担当的人”。
" Q6 b2 ~: d: h7 F l* ^ 在第一批青海班同学毕业之际,他们中13名学生得到了去青岛柳州五菱实习和工作的机会,也有的学生即将回到家乡技校当老师,把学成的技术分享给家乡更多的孩子。
3 i- T6 T+ v% G+ I4 e8 _/ m$ G: N 毕业的同学即将离开母校,走向社会,而新的同学又会源源不断地从青海来到莱芜。2013年,青海班又多了8位来自互助县的同学,他们表示,将会发扬“青海班”勤奋好学的精神,争取用最好的成绩回报母校,回报家庭,回报社会。 E9 a# ^" T% V/ h) o7 F8 C
; }/ g6 y0 }3 D( j
来源于晨刊
. s7 u$ l/ H; G8 t!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