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讲话之前,请在座的各位起立,为遇难的8位学生默哀。”19日下午,省教育厅召开全省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电视会议,山东省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齐涛在讲话前这样提议。9 K) h% |0 s5 [& D3 T
# k1 @4 M/ ~* h3 |' l
9日,莱芜7名学生在当地汇河游泳时不幸溺亡。19日一早,我省某地发生一名女生溺亡事件。“这对于家庭来说是毁灭性打击,对于每个生命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齐涛说。* l# l6 x0 {1 S! Z6 Y
$ k8 q8 x% u; o 根据齐涛的提议,济南主会场以及各地分会场的全体与会人员起立,为逝去的8个年轻生命默哀。
) v: L2 P9 g7 F
8 `* h( T& N. @7 v 默哀完毕后,齐涛接着说:“学生溺亡事件责任在谁?从法律角度来讲,我们是没有责任的,因为(溺亡事件)不是在校内或者集体活动时发生的,但是,这并不能说与我们无关、我们不用自责。” {" l1 j( [ _* a4 v; B5 g$ ]5 _
+ Q# X( N8 v3 d 目前,安全教育早已列入我省地方课程建设。我省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必须每学期上安全教育课,教学生安全防范措施并制定安全预案。齐涛说,关于游泳、溺水的安全教育内容肯定课上讲了很多,然而,效果究竟怎样?是不是让孩子填填空,画画钩?* B# x8 m* Z( ?# B/ ]8 l* D
7 R; o" V) @; D
“安全教育不到位是造成学生溺水身亡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在这儿向8位孩子的家长表示慰问和最深的歉意。”齐涛表情严肃。 T. h/ j! Z2 i; v! g4 e& M! h
4 t6 K3 b: i; y
齐涛说,不能出车祸了就抓车祸,溺水了就抓溺水,要与社会、家庭共同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构建起“安全教育-防范措施-共建机制”等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网络体系。暑假将至,他要求,各地应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强化学生与家长的安全意识。
* `5 w" S9 @. z. n0 R- S1 p" R' i/ p, u2 I" v8 L$ N& j% O
- G# q" P8 ]- `& ?
2 p. N: u! y' I& V* m+ w) q
教育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山东湖南黑龙江三起中小学生溺亡事故的紧急通报》。通报指出,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通报要求立即开展全面排查。
0 ?& R8 Z9 D! y: _+ \) Q' J. f; I: K6 {' r9 ]
2012年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莱芜汇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在桃洪镇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方台镇7名学生在松花江边游玩时,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 h+ b# O2 \% K- U+ d
; B0 b5 ^; a- L( P 通报指出,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的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9 \! A/ ]9 l& |% B: L7 R4 B& H
7 K) ~9 ?% L9 s, F$ a 通报称,学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各地各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切实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2〕7号)要求,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止学生溺水的各项工作。针对当前问题,现补充要求如下:
; A, i$ T% f( {; I ~& P; j9 y7 c$ z8 H/ H- D
一是立即召开专门会议。通报近期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对进一步做好防止学生溺水工作进行部署。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召开会议要覆盖所有地市、区县和每一所中小学校;每一所学校要开会传达会议精神到每一个老师、每一名学生及其家长。
8 E( Z. H5 g8 I" }6 Z& b- S
# J3 c' a# Q& s/ h+ ^3 H 二是立即组织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各级教育部门要组织、指导、督促每一所中小学校给每一名学生家长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通报最近发生的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告知家长必须承担起监护人责任,切实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特别要提醒、督促家长在暑期、节假日、周末和放学后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坚决避免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l0 V3 x: x, K5 U3 u
, y0 M' O- C% W3 S' l 三是立即开展全面排查。各地要就贯彻落实教基一厅〔2012〕7号文件的情况立即部署开展检查。要细化检查内容,突出检查重点,及时整改隐患。通过检查,要达到强化安全意识,落实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溺水事故的目的。请于6月20日前将贯彻落实和检查整改的情况报我部。
8 S: [ C7 u; [3 [3 o9 v
& S( _* n( c& t( |) l3 Q ( M2 y5 Z9 m( t! U# K8 [
$ J2 E6 o2 ~' C" A# g5 g' m
阳光灿烂的夏日,本该是充满欢笑的季节。而对于刚刚在黑龙江和山东溺亡的11名中学生来说,却再也无法沐浴这美好的阳光。花季生命过早凋谢,带给那些不幸家庭难以承受的巨大痛苦,又一次用生命代价敲响了未成年人的安全警钟。
# O4 g/ K. M2 [* G
/ W! G5 q4 Q5 Z5 k 尽管家长不乏叮嘱,学校多有告诫,媒体也有提醒,但每逢暑期,总有学生不慎落水或玩水溺亡的噩耗传来。一再发生的悲剧表明,流于表面的一般提醒、缺乏实效的安全措施,对于天性活泼、避险意识不强的未成年人,未能起到应有的防范作用,没能有效阻止孩子们走向危险、酿成惨剧的脚步。- N3 h( t0 F; d' v
) a% |* J" @6 a# ~$ I 生命只有一次。面对逝去的稚嫩生命,任何“理由”都变得苍白无力。唯有痛定思痛、深刻反思、立即行动,携手为孩子们编织一张严密护佑生命的安全网,才能告慰那些突然消逝的可爱笑脸,抚平深深的心灵之痛。6 Z1 L( ?% Z1 U& i+ ^4 k9 ?3 u
, _/ P; d, d4 x' w4 G4 b 安全,作为人生最重要的第一课,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必须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讲到入脑入心,内化为孩子们的自觉意识和本能行动。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不能以为讲过了、说到了就完事大吉。要讲究说的方法,保证说的效果,针对孩子们的特点,多用现实案例、直观图像、交流互动等方式,把远离危险、安全避险的重要性和方法说清讲透,使之牢记在心,务必保证让每个孩子都能真正意识到生命的宝贵,不做有危险的事是当好孩子的第一要务。9 S( E, \* o! N9 [+ G0 }1 K
! N9 }! e# {" w! S; d3 \+ q% y7 l7 x 护佑孩子们的安全,讲够之后还要做好。孩子毕竟是孩子,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让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跟上。夏季是未成年人溺亡的高发季节。特别是暑期放假,容易成为学校和家庭监管的盲区。有条件的地方,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安全有保障的游泳池、水上乐园玩水,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条件不够的地方,也应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陪护下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愿望,避免私自下水的危险。此外,对于一些孩子们有可能涉水的江边湖畔,当地应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人力巡防警戒,或动员周边群众进行看护。总之,只有社会各方都行动起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有堵有疏,孩子们的安全才有保障。
! y: m. M3 L) T9 Q# c" R# h) G
h+ J1 [ C+ t- W1 Q; b9 d) t 眼下,夏季刚刚开始,暑假也将来到。让我们为所有的孩子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让他们远离危险,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