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芜市区鲁中大街东段路正中,有一棵老枸杞树,树龄已有300多年,至今长势喜人。相传康熙年间,今高新区冯家林村朱家始祖从一史姓村民手中购买宅院,院内就有此树。 E$ K( r6 O1 t: J% ~
如今老枸杞树已经成为莱城一景,成为一个地标。因为树龄长,这棵枸杞树被市民誉为“枸杞王”。“枸杞王”到底有多大岁数?当年为啥保存下来?围绕枸杞树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Y$ K9 | ^6 v9 b$ Z9 `( c- r( L1 _
枸杞树位于鲁中东大街东侧道路中间花池内,该树形如伞盖,三条粗茎如龙似蛇,盘根错节。整棵树看起来活像一把巨大遮阳伞。
9 }( e3 m9 p/ u) \" _树龄这么大的别处有,造型这么奇特的没有
7 O, J" b% K0 w 枸杞树原栽种于冯家林社区党支部书记朱应奇家院内,后来因修路搬迁。搬迁过程中树木、建筑都有补偿。朱应奇当时说:“我这棵枸杞树不要钱,但希望通过移栽的方式把它保存下来。”) m% p- [+ U/ v. G6 f4 @
当时市园林局的专家来看后认为,枸杞树树龄太大,不容易移挪活。“这棵枸杞树造型太罕见了,我们在枸杞之乡宁夏见过树龄大的,但造型这么奇特的没有!”园林部门的专家看后赞叹。
# q6 \9 I- I2 \. ~& t “样子很特别”、“下边树干就像一支支麻花”、“上边的树枝拧得像五角星状,就像一朵朵荷花。”冯家林社区居民这样描述对枸杞树的印象。: Q4 W2 x2 x0 V0 I
当时高新区管委会领导看了枸杞树之后,认为一定要加以保护。最终在修路时,道路为枸杞树让道绕弯,专门为枸杞树砌了花池,将枸杞树保护了起来。+ w5 |3 B& x r& r- d' O" ^
有数百年树龄6 t# Q; n8 U9 D8 d i* I) y
在冯家林,问起枸杞树的树龄,居民说:“万古年秋的东西了,朱家祖上留传下来的。”朱应奇的二姐朱翠英记得当年婆婆对她说:“你老奶奶说她嫁到朱家时,树就这个样了。”* n9 ]) }9 m8 y
朱应奇记得小时候听长辈说,朱家是从羊里城子县搬迁来的,迁来后从村内史家购买了四合院。始祖是“觉”字辈,到朱应奇是第七代,现在已经有第九代孙了。“老人说,买四合院时,枸杞树就已经在院子里了。”如果据此估算,九代人,至今约有两百多年,而当时枸杞树已经栽下,树龄就无法计算了。 l4 o! ^2 g1 P6 q: v
根据地名资料:“据《蓝氏谱》记载,清康熙初年蓝姓由历城县迁此定居,因村西有冯氏墓地,众称冯家林,久成村名。”冯家林社区居民蓝佑春研究村庄历史后估算,树龄约有三百年了。
3 ^# b, Q% c+ U树架曾被大雪压倒) W) r. ?( C; B# o
朱应奇记得当时自家院子和公路中间枸杞树的花池齐平,枸杞树在自家院子中央,进门后要从枸杞树下走。“占了大半个天井,夏天在树下喝茶,晒不着太阳。”他说。
( a1 @1 ^! w0 S& _" q& w* b) `4 f “枸杞王”树品种和普通枸杞不同。“普通枸杞形状像枣核,这棵枸杞的形状像梨子,很甜。麻雀常常飞到枸杞树上啄食。”朱应奇说,当年父亲常常轰赶麻雀。$ {9 E, q& W7 z$ _. I/ n5 m3 N
朱应奇父亲当年对枸杞树爱护有加,为防止孩子们破坏,后来专门为枸杞树垒砌花池子。由于枸杞树古老,社区居民对枸杞树很爱护。“树叶子有药用价值,过去有居民采集树叶子熬水喝治病。”朱应奇说。
. ?* s' ~0 {" i9 G 朱应奇母亲去世时88岁,很多居民还记得朱母长相清秀苗条,干净利落。可以想象,幽静的四合院里,古老的枸杞树下,老奶奶端坐缝补衣服的怡然场景。' M4 h$ D0 E7 r( g% A( h! ^; |
1962年,一场罕见的大雪降落,枸杞树架子被大雪压倒。当时朱应奇刚刚记事,“父亲专门用竹竿重新做了架子。”后来,朱应奇为枸杞树重新做了铁架子,修路后,政府管理人员又重新换 了架子。“从我记事起,已经换了三次架子了。”朱应奇说。1 L0 P! @, h; @
修路后,枸杞树由高新区园林部门看管。今天,高新区管委会仍然很重视枸杞树的保护。“领导还常常问起树的现状,说既然我们保存下来了,就要让枸杞树留存下去。”. ~6 Y$ Z% V2 w9 i7 K
: {! _" ]& _. `; X: [% a;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