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社区论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社区 官方微信

莱芜社区论坛

查看:1219 回复:0 发表于 2012-11-6 14: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4:24:5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芜“福”字影壁知多少 [复制链接]

影壁,也称照壁,是四合院大门内外的装饰壁面。除了装饰作用,它可减少大风的直灌,遮挡外部视线,增加私密性;同时,位于门内的影壁也被作为炫耀家门气派的一种手段,影壁上雕刻着丰富多彩的祈求平安的图案。“福”字影壁,就是在影壁心上写“福”字。在我市农村里保存很多“福”字影壁,我们把其中几个介绍给大家。
, U( a+ z3 m( O: V) C- O# r7 C1.荣科村“福”字影壁
- O0 W+ K4 G2 |- @. [6 i9 Q9 c“福”字里写出了太阳月亮的形状
# \- z/ N! `: S8 e    和庄镇荣科村老街上的刘家胡同里有一座老宅,大门已经坍塌,影壁裸露在外。4 V7 y; z; ~' k4 X8 t. i7 p
    老宅是已过世多年的李加征老人留下来的,大门朝北,进门后正对装饰在厢房山墙的影壁(称座山影壁),“福”字阳刻在一块白色的正方形石块上。正房坐西朝东,是四合院模式。
. w+ O1 d3 X. r! Q6 U    老人的二儿子、今年79岁的李贯宝说,这座房子是父亲年轻时修建的,距今一百年左右。82岁的二儿媳王化英还记得,嫁到李家时,婆婆告诉她,“孩子,这座房子是你爹亲手盖起来的。”李家并不是地主,但家境富裕。李加征头脑聪明,在村里的酒店当会计,日子过得红火。
9 Q  i! E% A6 Y, S1 A/ L    在荣科村,很多村民家影壁墙上的“福”字都是从这里拓印的。“外边都来印,都说这个字写得好,有博山人看了之后还想买。”王化英说,“咱可不能卖,老祖宗留下来的。卖了换两个钱,花了就没有了。老一辈少一辈往下传,可是那样东西。”李家人将“福”字视为传家宝。$ i. Z: R# f2 }) S  B: P
    “这个字写得太有劲了,看开头这一点写的。”“‘福’字下面的田字竟然写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另外还有个电话模样呢。这个人太神了!”村民对这个“福”字评价很高。- ^8 w, ?  ~1 h
    这个“福”字究竟是谁写的呢?李贯宝也说不清楚。李加征的三儿子李奉宝说,“我听老的说,原字是雪蓑(注1)写的,在蒙山的悬崖上,是从那里拓印回来的。”
# R5 C. K) u; t7 `' r3 D+ f    据李加征老人还健在的95岁的二女儿说,这个字是从外边拓印回来,由村内的巧匠田伯林刻的。
0 W# r/ S  p2 W1 H$ V7 ]2.大芹村“福”字影壁
) d# O) M1 x: \“福”字一点形似龙头' g" o' {* O! f* R7 ]- _
    在张家洼街道大芹村75岁村民吕京城家中,保存着一块“福”字石。“福”字石原装饰在吕氏家祠的影壁墙上。7 T; ], m, `8 M, `* X
    吕京城现住的房子是吕氏家祠的一部分。他介绍,吕氏家祠规模宏大,建造讲究,大门朝东,进门后正对影壁墙,里面有几层院子。
* p8 ~2 P) w) S+ V9 ?$ f, M. ~    影壁墙雕饰精美,是一字独立影壁。影壁用黑砖砌成,下为基座,墙帽部分就像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吕京城还画出了影壁墙的模样,“张口兽、‘哈巴狗’等装饰得很好看。”中间为影壁心部分,“福”字石就装饰在这里。
! B& d) Q% {9 @4 d9 P+ {0 O9 Y4 G, F    “福”字阳刻在一块菱形的石板上,字体饱满。“‘福’字这一点写得像个龙头,让这个字显得特别精神。”村民们说。
) @: X' \) {' O9 j    “福”字石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大跃进时期,为了用几块砖头,村民拆掉了“福”字影壁。听说影壁墙被 拆 , 吕 京 城 就 担 心“‘福’字石别让人给砸了”。到了晚上,吕京城偷偷跑到影壁墙下一看,“福”字石还躺在那里。他把石头字朝下埋在了土里。等到运动风头一过,吕京城把“福”字石挖出保存了下来。) B  C: Q* l0 [$ R, v8 B' Q
    吕京城记得,当年拆砖是为建炉子炼铁,为了炼铁,把各家各户的门牌子、铁锅等,家里凡是铁的东西都拿去,最后烧炼成一个铁疙瘩,然后高喊着“炼出铁来了”向上级报喜。“当年为了炼铁,破坏了多少东西,幸好这个‘福’字没被砸掉。”
  t1 H! h0 i% _" Z" T, N/ Z    吕京城要将“福”字作为传家宝传下去,“不能毁在我手里,要传给子孙。”
0 I$ G5 b7 P- [- c$ j' D    这个“福”字是谁写的呢?按照吕京城提供的线索,记者在政协莱芜市委员会编写的《莱芜古今书画作品选集》中找到了同样的“福”字。据作品集上记载,“福”字是由陈抟(注2)所写,有“福”、“寿”两字。据载,高新区小故事村尚宪禹家中保存着陈抟老祖的手书“福”、“寿”两字的拓片。
. h8 }( R- K1 c+ ^( Z( B% _    注1:雪蓑,名苏洲,自号雪蓑、雪蓑道人、八都散人、五湖散人兼三十六洞牧鹤使者,明代河南杞县人。擅书法及诗赋,在青州、章丘、莱芜留有多处石刻。棋山观村的“玄之又玄碑”就是出自雪蓑之手。( q8 h* Z: h5 n0 U; a# Y# \
    注2:陈抟[tuán],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五代宋初著名的易学家、道教学者和诗人,为宋明理学的先驱,被道教界尊奉为陈抟老祖,华山学派的开山祖师。/ r# Q, m+ l7 N
3.澜头村“福”字影壁
) o3 g, G6 v% v五福临门
9 I, M- P# ]! X+ i$ H$ F5 O    “福”字影壁现存于钢城区颜庄镇澜头村南的吴茂增(81岁)家大门左侧,是吴茂增太爷爷吴乐俭留下来的。影壁正面向西,为青石浮雕,长方形,高95厘米,宽1.2米,图案外沿边宽 11.5厘米。一个大“福”字居中,大“福”字外加正菱形框,字体为正楷,方块字。影壁石上沿两个角各刻一个对视的蝙蝠,斜向大“福”字,蝙蝠嘴角的须毛都清晰可辨,栩栩如生;下两角各刻一个如蝙蝠大小的小“福”字,字体与大“福”字相同。上两角的蝙蝠谐音“福”意,加之大小三个“福”字称“五福临门”。9 H9 ]3 Q% C) z' u
    影壁背面也有影壁石,浮雕图案左下方刻一只高昂的转头鹿,鹿头斜向右上方,鹿头上方一只蝙蝠,右侧的怪石图案上刻着一株别致的古松,影壁石上两角各刻一团浮云。此图案寓意“福禄寿”,蝙蝠即“福”的意思,鹿即“禄”的意思,古松有“寿比南山不老松”之意。
/ {$ p8 @4 }1 \) {    前后影壁石以青砖镶嵌。影壁顶为小瓦起脊,脊的左右两端为马头砖雕。
% O) K- m; v9 N8 M9 e    “福”字影壁是清代秀才吴新成卖给吴乐俭宅院的一部分建筑,建筑时间约在清光绪七年十一月之前。吴乐俭玄孙吴茂增现存的“卖房契”载:“立卖契吴新成,将宅基一座:大北屋二间,大小栏二个,二门一座,杂色树株、门窗户垯亦无除留,出卖于吴乐俭为业,言明京钱二百一十五千整。其钱交足不欠,空口无据,立卖契为证。宅中地基大分一分七厘,并无赋役。宅内独占影壁一座。四至分明。中人:吴育传、陈义德、吴学孔、毕凤林笔。光绪七年十一月十六。”8 h# n+ @- B5 S  w1 p
链接: 四合院常见的影壁有三种,第
2 H- m6 n, R& Z$ l" L# v/ e一种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叫做一字影壁。一字影壁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外的,称为独立影壁,如果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并做出影壁形状,则称为座山影壁。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正对宅门的影壁,这种影壁坐落在胡同对面,有“一”字形和梯形两种形状。还有一种影壁,平面呈八字形,称作“反八字影壁”或“撇山影壁”。
+ s" H( r/ Q, L+ d, w;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反对反对0
 
回复 转播 分享 百度谷歌雅虎搜狗搜搜有道360奇虎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