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刊讯(记者 张敏 李萌萌) 寒流来袭,栖身在烂尾楼里祖孙俩的住宿问题也牵动着越来越多人的心。这几天,大家顶风冒雨,有人忙着找房子,有人送来了钱,有人送来了家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祖孙俩终于顺利住进了出租房,看着被收拾得妥妥帖帖的房子,张奶奶拉着大家的手,含着热泪说: 6 p+ S; s4 x- p" J7 m: v
为了治疗脑瘫,张奶奶带着孙女辗转来到莱芜,因生活困难,两人只好住进了烂尾楼里。近日,《祖孙俩栖身烂尾楼》的报道发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好心人行动起来,给祖孙俩送钱送物、找房子搬家。
5 g! N( ?: D8 n6 \ 11月4日下午,在众多好心市民的帮助下,祖孙俩终于住进了新的出租房。看着大家给收拾妥当、家什齐全的新屋,张奶奶拉着大家的手,满含热泪地说:“多亏了你们这些好心人,谢谢莱芜的好心人!”
1 L8 e& t7 z S3 O3 P2 W% @1.网友赵先生帮忙找房子 0 H( t% k; B% _
11月2日,报道发出当天,本报热线就响个不停,不时有好心市民来打听祖孙俩的详细情况和具体住址。11月3日,市民赵先生联系到了记者,说很多网友看到报道之后,对这祖孙俩的情况非常关心,并决定搞一次募捐,为她们筹集房租。 7 ?/ A1 u, x& l0 H- C& O$ o
当天下午,赵先生就和几位网友冒着雨在康复中心附近为祖孙俩找起了房子,虽然寒冷的雨一直下个不停,但大家的脚步一刻也不曾停歇。“今天晚上还指不定冷成啥样呢?得赶紧找个房子让她们搬进去,别冻坏了她们。”一位群友急切地说。 0 O& T8 x" d$ @1 u0 K% A% y+ k
但是半天过去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眼看天黑了,我们就想出钱让她们去住旅馆,但是张奶奶就是不愿意。”赵先生说。“我们在这里还能住,你们操了太多心了,不能再让你们花钱了。”张奶奶执意不住旅馆。
4 [: K" u: n/ _+ p% B2.房东魏女士主动减免水电费
' K9 {( R) z/ g5 r$ \. C( l/ }7 K 4日一大早,天空飘起了雪花,记者一大早就赶到了祖孙俩的住处。“这么冷你还来干啥?别冻坏了你。”张奶奶一看见记者就拉着记者的手问寒问暖。稍后,记者又和前来送饭的一位名叫琪琪的女孩一起找起了房子。临近中午,赵先生又和五位网友一起赶过来。“刚下班就赶过来了,今天无论如何也得找个房子先住下。”赵先生说着,大家又分头开始找了起来。不知打了多少个电话,敲开了多少房门,终于,大家在石花园村一所幼儿园附近的小巷子里,找到了一间出租房,房东魏女士得知祖孙俩的情况后,还主动为她们减免了水电费。“这本来是给家里老人拾掇好的房子,看到这祖孙俩这么不容易,就先给她们住上。这里近,方便她们治疗。”魏女士说,过两天再把家里的炉子搬下来给她们取暖。
+ \5 U% B6 N4 Z3.市民王女士愿免费提供住房 ( l; K3 ^2 k" b
正在大家给祖孙俩搬家的时候,市民王女士提着一大包吃的用的赶了过来,“听说了祖孙俩的情况后,我特别感动,我在吴花园有个房子空着,今天是想接她们过去住的。”看到祖孙俩住进了新出租房,王女士又帮着收拾起来。“还缺电水壶、电热毯,孩子的保暖衣也没有……”王女士一边收拾一边说着,“我这就回家拿点过来。” 1 {( b& D% I3 \4 e5 ]
听王女士这么一说,张奶奶赶紧拉住王女士的手说:“不用不用,我们这样就怪好,你看被子铺了好几床呢。”说着,张奶奶的泪又一次掉了下来,“我们家苗苗从小生了这个病,可怜,没想到我们娘俩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的,竟然遇见了这么多好心人。你们都是好人,我老了报答不了你们了,苗苗,你要记住这些好心人,以后长大了报答这些叔叔阿姨。”张奶奶一个个拉着大家的手对苗苗说,苗苗咧开嘴笑了:“好。”
# ^/ ~/ ~! b& G% o; d7 u. b1 z. U2 q4、市民亓先生送来爱心款
/ E5 y7 s2 G9 f9 }' a 11月2日下午,在市工商局工作的市民亓怀斌带着几位朋友一起到祖孙俩租住的地方,每个人为祖孙俩送上了400元爱心款。“大娘,这两天天冷,带孩子找个暖和的地方住。”
* f$ i$ `1 M+ a4 S: ^2 o 张奶奶说:“莱芜的好心人真多,教师村的嫂子送了包子,加油站的阿姨给我们送了两次饭,我们喝的水都是从加油站提来的。康复中心附近的阿姨送了菜,孩子穿的棉袄棉裤都是一位阿姨送的。” + \! x; f) \4 w% Z7 \+ Z
说起莱芜好心人,张奶奶嘴里不断提到孩子的叔叔、阿姨。“莱芜人都是孩子的叔叔阿姨!”张奶奶说。
( N$ O! L5 l& ^7 n% h; m7 O 尽管外面北风呼呼地吹着,但是有了大家的关心和帮助,祖孙俩的这个冬天将不再那么寒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