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时伟 通讯员 张国华
7 d+ _% _( @' E6 [( b 都说护士是在人间的天使。近日,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病房,近距离走到医院护理队伍中间,真切地感受到她们的崇高和伟大。$ i* G9 e* h$ G# @# R
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护士长刘木菊正和1名护士熬萝卜汤。原来,最近几天一位患者有点便秘,得知这一情况后,刘木菊安排护士为这名患者熬点萝卜汤。不一会儿,热腾腾的萝卜汤送到了病房里。“病人来到医院,其实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经常感觉到茫然、无助。作为护士,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刘木菊说。) j" A+ o* `$ V- @6 r
刘木菊说,做护理这一行,工作量大,压力也大。但是当看到一个个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经过自己精心的护理,慢慢康复的时候,就觉得无论多忙多累都是值得的。记得有一年,患者刘某因脑梗塞被送到了医院。刘某打了大半辈子的光棍,身边没有亲人陪伴,日常照顾的重担就落在了医护人员的身上。每天早上,刘木菊和其他护理人员准时为刘某备好了热水和早餐。洗脸、喂饭、翻身,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经过术后恢复,刘某的身体状况渐渐好了起来。眼看要到出院的日子,刘木菊多方打听,联系到刘某老家的亲戚,最后将刘某送回了老家的亲戚家。“干了30年的护理工作,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做的只是本职工作而已。”刘木菊平静地说。 & J; v: g5 O" J: Y
! D. L9 O% Q" X2 Z' R# k
内容来自lwinfo
# v) i5 j; x U! J5 u5 o+ n) q
: F* k2 ?8 x& z. D( e: S
, {9 S ^4 q& t; n 下午5点35分,告别了刘木菊,记者又来到妇科病房,见到了正在加班的护士长王翠华。“都这么晚了,怎么还没下班?”记者问道。“趁着下班后这会儿不忙,我得把每天的工作情况梳理一下。”王翠华一边说着,一边埋头做着记录。不一会儿,王翠华忙完手中的工作,准备回家。像每天这样早来晚走,王翠华已经习惯了。“记得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时,有时候下班晚了,我还得去接孩子。等到了学校,远远地看见空荡荡的校门口只有孩子一个人站着,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王翠华说。1 v/ E! c, ^7 V; w8 L
就在前几年的一个晚上,患者小李在流产后大量失血,被“120”送到了市人民医院。患者重度贫血,一度休克,情况十分紧急。接到值班电话后,王翠华从家里急匆匆地赶往医院。由于小李没有任何陪人家属,王翠华和科室其他人员接诊病人后,请示医院,免费为她进行输血治疗。经过抢救,小李终于转危为安。第二天,王翠华早早地来到病房,还为小李带来了可口的早餐。通过几天的接触,王翠华了解到,小李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平时一个人独来独往。经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小李的身体恢复了健康。出院那天,小李扑到王翠华的怀中,激动地说:“就连我的家人对我都没有这么好。”
( H1 ` H% a: [' p' u内容来自lwinfo
* D R8 e& y- s9 q& y! x& V1 Y j* Y: h
) ^0 }, z0 O% E& c, p; p1 O8 W
奉献不言苦,服务无止境。像刘木菊、王翠华等人,她们只是市人民医院优秀护士队伍中的一员。在医院里的每一个人,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她们都是美丽的天使。 B. f% q3 |7 m. I4 d4 U
内容来自lwinfo
& D1 o. w; \& ]; y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