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B- _: m" ]" Z/ \& t' m% [
. }: b, p9 K: z; i, p 虚拟人物扫地老太太入百度百科,高晓松为其写歌。这个被誉为2011年首位网络红人的扫地老太太,出自博友“程序员幽默”1月3日的微博。此后,网友以此句式不断创造,以各行各业为背景,演绎出200多个神通广大的扫地老太太。 8 m7 B( [- {; F9 V) j
“程序员幽默”这样描写虚拟版的扫地老太:“据说在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程序员的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代码,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栈溢出了(特指计算机编程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结构栈存放超过了其大小的数据)。”
$ F6 B' s6 E% L- g7 D+ R/ J" C8 R) x' X/ g" V% Q8 F
据称现在网友在纷纷寻找现实版,事实上,现实版无处不在,也更精彩。比如82岁的普通扫地老太袁苏妹,就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以及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无不名声显赫,也足见“扫地老太”的非同一般。
# s1 T' E5 s$ X. B
9 h% p! q/ u Z- E; |5 B$ f s2 t 实际上,虚拟的“扫地老太”成为网络红人,正是对现实版“扫地老太”的推崇和向往。当然,“扫地老太”的虚拟化,显然是其中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而最突出的特点,无疑是“深藏不露、低调”。而于如今,这俨然已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8 \; ~# a% B+ \, n9 O# m6 ~
0 h& b' u4 O+ {, o" h- M- {( E1 o 毋庸置疑,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高调”,已让人讨嫌甚至厌恶。动辄就是炒作,一开口就是大话绝话,乃至如“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地胡言乱语,也脸不变色心不跳,仿佛这世界上的出名捷径,就是靠如此不着边际的炒作铺就。
4 o5 ~6 U% h: I
. K- f/ \# k" m" a- b2 E 于是,面对无处不在的功利和物欲的诱惑,浮躁挟裹之下,当下还有几人能耐得住寂寞,低调地扫地扫到成为老太?宁静、平淡、拙朴,本来应是我们崇尚的品性,如今却代之以疯狂和躁动。“高调”的无谓比拼,让我们身不由己,也活得更累;然而事实上,却又大多是无用之功。8 ^0 D3 L) z: k( r/ \( E6 W* c% K
c3 M& g% k) I! S) o2 W7 N$ l4 M; j
显然,“扫地老太”的“横空出世”,成为2011年首位网络红人,既是偶然,却又是必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其实无论平凡还是非凡,人生总是从“扫地”开始。也因此,当人们淡忘于“扫地”,实在需要一个“扫地老太”,让我们有一面镜子,让一切浅薄与丑陋无处可遁,也让我们重新体会宁静而致远的乐趣。* l* }3 x1 ` Q0 B# q
5 U6 q# F& }0 |9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