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Z! e P9 V, c. M) G' {, T# Z2 @5 k* j& h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今年我省将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莱芜作为一个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如何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新的一年,莱芜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在突破原有经济发展模式,走向创新之路的过程中,将有何举措?带着这些问题,2月15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 5 P( Z& `' m! [$ {( d, u+ m' R2 S% H6 T6 G0 a
转方式关系到生死存亡" S6 G" M1 b2 d
) V. x" e* ~7 K 记者:莱芜是一个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如何? 6 u& W' ~' P" Z' U7 V3 s. w% y1 d, H. n0 Z
于建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莱芜这样一个以钢铁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来说尤为迫切、尤为紧要。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对其他地方,转方式关系到发展快慢、发展好坏,对莱芜则关系到生死存亡。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打好这场硬仗。 9 _5 Z: j, i/ l2 @# Z! ?. X4 C) G
传统产业并不等同于落后产业。钢铁是莱芜的主导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贡献很大,今后发展提升的潜力很大、空间也很大,关键是要以钢铁内涵式发展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0 R* Q" \9 k' V* y3 b2 V0 d5 B+ s2 O
3 E. A1 M0 \% P, {$ f1 Q! H( c
以吨钢的价格为例,去年宝钢是8800元,日本新日铁是1.3万元,而莱芜是4000多元。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我市吨钢价位每提升1000元,销售收入将增加200个亿,工业增加值将增加150多亿元;如果能达到宝钢的水平,销售收入可以翻一番,利税可以翻几番。 8 D7 }0 B l& y( @7 V* ^0 y0 U, F& i0 k. d
记者:如何打好这场硬仗?( R8 v& D4 D2 d' Y! G1 S
/ [ a, J- y) x' v8 c5 W" N 于建成:近几年,在产能不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像莱钢新上的磁悬浮列车用F型钢轨排项目,吨钢价值超过了万元,是普通钢材的2倍多,利税是普通钢材的3倍。) D9 ~9 W5 T$ t7 y3 v+ t
" e& O/ d$ b! y; L 同时,我们还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培植发展机械装备、汽车配件、新型建材等钢铁深加工企业370多家,年加工钢铁550万吨。大力改造提升电力、食品、纺织等非钢产业。华能集团总投资250亿元、装机容量566万千瓦的莱芜电厂项目和汇源集团投资建设的汇源工业园项目一期工程都已投产。 8 ?! G+ Z6 B2 ]8 ~. U * A! `5 E+ [9 x! v$ i 改革农村产权让农民获利 # Y, j% p2 t6 Q P. e9 T. q T+ a! p/ o* W( t9 n3 k
记者: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莱芜有何举措? ) O% z% d5 X, C 4 g. q7 Z& D2 v, S: P# }4 M" T 于建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我们紧紧围绕“地往哪里转”、“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等关键问题,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加大“两股两建”改革力度。; j4 `2 I, [; \: }' D
m1 H+ P! f7 a( K
所谓“两股”,一是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把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已在4个镇的42个村开展“股权化”改革试点,完成土地股权化改造5.8万亩。 3 h- T: W |# r; I4 _9 Y6 G0 U" u& f T4 y, [+ \% E _
二是推行集体资产“股份化”,让农民不管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集体资产分红。目前已有56个村(居)完成股份化改造。 4 J. {+ |0 w0 G3 z9 Y; F. G" I- q3 O8 U8 \( w" P" z* u
所谓“两建”,一是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发展农业合作社、股份公司、专业协会等各类新型合作组织496家,有30%的农户参与了合作组织,出口创汇超千万美元的合作组织达到9家。0 v7 s1 m1 H! Y0 {$ Z
2 s4 @- ^6 G' _& b7 Y
二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探索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农村宅基地空间转移等路子。2 c* }; F( g' z/ [3 f0 F
" H1 o* D" V: R0 u! d$ G 记者: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直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两股两建”是否有效解决了这个改革的难点? 5 n8 ]. [6 s. U( O1 h" L4 j; P S- {5 J1 D) v
于建成:我们感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又一项重大改革。如果说家庭承包制让农民有其“地”、税费改革让农民有其“利”,那么产权改革则是让农民有其“权”,即财产权及收益权。' T$ k' B7 p+ M. K5 N8 U, m
; S5 N- [5 F3 P
像雪野旅游区黑山村,将全村的405亩土地承包权折算为579股个人股,将集体经济林地折算为164股集体股,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高效林果业,每股年收益600元保底,年底还可参与合作社分红,农民在农场打工每年还可获得1万多元的工资收入,户均收入是原来的2倍多。 ; {5 @$ P9 g2 E+ C" W % d; Z5 B t. ?6 l& M 通过推进“两股两建”改革,解放了土地、解放了农民、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步伐。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城镇化率由“十五”末的48.9%提高到51.7%。 & J$ i" H; ~0 G7 l0 k+ a9 R+ [7 k }2 }7 I7 z" _
改善民生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 I% k3 C" B. `' v7 }4 E: L& c6 P2 j5 h- Y' n/ ~7 O( H) Y
记者:富民是强市的目的,莱芜在发展中,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关系? 5 u: G: I2 f9 c R" f) [1 n# ]: i% A# p& z 于建成:的确,富民是强市的目的,发展经济最终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富民又是强市的重要动力。& r" S6 x8 l# x& v1 I
" o, U# K5 {/ h1 | 一方面,民生的改善、城乡群众收入的增加会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发展的积极性,有了这个强大的内生动力,经济发展的“蛋糕”就会越做越大;另一方面,抓民生的过程就是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因为富民意味着群众购买力的提高,意味着消费拉动能力的增强,意味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 R' Y, h% M; g' ^) e1 g+ t6 ?
Z0 R+ T/ ~$ L! N3 V
因此,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不仅是政治问题,也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过去5年,全市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累计达到200多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3倍,不仅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改善,GDP、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也呈现倍增势头。 9 S1 v" h2 `/ K% M & Y8 x" }0 K2 c5 W2 S& o* [ 记者:在增收富民方面,有何优惠措施? 8 ^7 u0 d( v- L/ O: v# k8 h- o e3 M! i4 Q7 M! x9 l
于建成:我们首先通过强化创业来增收富民。建立完善了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带就业、以优惠政策扶持就业“三位一体”的城乡就业保障制度,市财政每年拿出170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向群众发放“培训券”的方式,免费对城乡所有有培训愿望的人员进行分类培训,累计培训群众4.8万人次,参训学员80%以上实现了多途径就业创业。, m6 ?" f; I1 k X1 ]0 L5 I. v8 G2 @
7 M& J5 }0 g( X7 L
另外,强化社会保障富民。建立完善了养老、医疗、住房、救助等十大民生保障体系。: G4 |) X9 m% z$ t) H# ?: g
1 G4 A. S7 v. x# q8 T' e! a
如率先实行新农保全市覆盖,从2007年开始就推行农民社会化养老保险,去年又按国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标准自费改革,实现了新农保全市覆盖。 * s' E& Y7 g! n \5 m) v$ ?9 z2 c5 J& e; C' U2 e
如改革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运作方式,先后将城镇低收入家庭、“城中村”居民、农民工和农村低保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去年又将住房保障范围扩展到优抚对象和农村残疾人。城区医院兼并和托管全部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领办村卫生室,农民不出村镇就能享受到城市的医疗服务。0 Y( R( v% c% y7 B; V$ g3 K
7 {2 s5 q9 S# T7 Y) S& g: A 最后还强化公共服务富民。去年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投资2亿元,建立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公交网络,新购置高档环保公交车200多辆,使市区、城镇、镇村三个公交网相互衔接、全面覆盖,农民由村到镇只要1元钱,从镇到市最多3元钱,最长半小时就有一班车,享受到安全便捷、质优价廉的公交服务。2 n: y6 f j4 w
' }5 H% A6 R% o$ J